台灣民俗小辭典

台灣民俗小辭典
【春聯】
為迎接新年,門柱貼春聯,門扉,飯桶等處貼「春字」紅條,菜廚貼「山海珍味」,米甕貼「五穀豐登」紅條,門楣、正廳等處貼門簽,或貼福祿壽字樣及各色花樣之剪紙、五彩福符。他如將「日日進財」「有美玉於斯」「黃金萬兩」「招財進寶」等吉句,併寫成一字而貼等等。蓋春聯,文字吉祥,尤富詩情雅意,最能象徵新春氣象。另有在門楣中央貼五彩紙條,意正迎福,也有掛三角黑布,白字寫西方佛祖,而縛柳枝蒜根者,作為驅邪,或將柏枝插入柿、橘子,拜祖先,此則取諧音,解為「百(柏)事(柿)大吉(橘)」。喪家未滿三年,舊俗,死男者須貼青紙聯;死女者須貼黃聯,示之。

【年粿】
臘月廿四日「送神」以後,家家戶戶炊年糕,如甜粿、發粿、菜頭粿、芋粿、鹹粿等,均為吉祥粿類。甜粿係用儒米粉加糖蒸炊者,農村過去多用烏糖,叫做烏甜粿。甜粿之外,發粿亦是主要的年糕,發取意發財,係用粳米的粿粹滲些糖和酵,放置半天,粿粹發(膨脹)了之後,分盛大大小小的飯碗茶杯蒸熟。蒸好的發粿,狀如一朵朵盛放的花。
滲用菜類者有,菜頭(蘿蔔)粿,也有滲用豬肉、蝦米(小蝦乾),香菇等貨料的鹹粿(因外形與甜粿相同,有人叫鹹甜粿),及以粿皮包蝦米、菜脯米(乾蘿蔔絲)的包仔粿(或稱菜包)等。菜頭粿的菜頭,音同彩頭,取意好彩頭(吉兆)。
年粿,除了新年供拜外,又可供宴客及食用,為春節最入時的食品。甜粿,可生食,或煎油或加卵粉煎食。菜頭粿,前後沾絨豆油(蒜頭醬油),時而混在米粉湯裡吃。喜句說:「甜粿過年,發粿發錢,包仔包金,菜包食點心」「新年食年粿,大家恭喜發財」。
年粿到了二月初二土地公生那天取出來煎食,俗謂「食目睭金」,意即食之後增強視力聽力,也大正月廿日天穿日食之,稱「天穿,食目睭金」。

【舞陣】
獅陣:陣形似宋江陣,不過不用指揮的頭手,是以被獅面獅身作獅的居前,其餘的陣員隨之演武。?獅是以長刀作伐獅狀。

【舞龍】
舞龍為春節民間最精彩的遊藝節目。
龍的種類,約可分為金龍、銀龍、水龍、火龍等。最常見的是金龍,長約五十公尺,全身分二十四節,龍頭龍尾各一節,這種巨龍,要十二多個力大技精的人才能舞得靈活。為了不讓人看見龍的萎靡不振的樣子,除每節固定一人外並有預備人員輪流替換,加上鑼鼓雲燈隊合計約有八九十人。
一進臘月,村中人便開始練舞龍。至除夕吃過年夜飯,舞龍的選手們相率到祠堂去「祭龍神」。將龍頭擺在正中的祭壇上,供上三牲,行了禮,然後就在那裡揮拳飲酒。直到子夜,才敲鑼鼓,到土地廟拜早年,求他們出龍順利。元旦初二,例不舞龍。初三始往向每家戶朝拜。龍到之家,燃鞭炮相迎,這時,舞龍者就唱:「金龍進門來,主人大發財」,舞頭的應聲「錢糧加萬擔,黃金萬萬兩」;或唱:「龍頭朝繡房,生子狀元郎」,又應以「五男並二女,七子成滿堂」等吉句。
表演時,由龍球導引龍首。舞球者體態輕捷,手舉龍球,忽進忽退,忽左忽右,忽上忽下;龍首如影隨形,時閃時讓,時迎時拒,忽搖忽擺,忽動忽靜,龍身蜿蜒穿插,奔跑滾翻;獻出翻江攪海之勢,縱跳躍捷,騰雲駕霧。其表演有「四門新福」「金龍出洞」「龍橋戲水」「拜龍門」「穿龍架」等,表演得維妙維肖,很精彩。
舞龍,直到二月二日龍抬頭,始告結束。

【迎娶】
新郎偕同媒人至女家迎娶,是時親朋六人或八人作迎親客,陪同隨行。及至女家,新婦即拜祖先,叩別父母,於擇定時刻隨新郎由西階步出,而由年高多福之「好命人」扶持上花轎。迎娶至男家,進廳堂,新郎新婦同拜天地祖先,而後行交拜禮。並拜後,入洞房,並坐案前,燃花燭,飲合?酒,至此禮成。

【娶嫁】
親迎時與新郎同往女家之儐相,俗稱「娶嫁」,古時有「打手」之作用。俗謂「不打,不成親家」,即表示搶奪新婦上轎之古風。往時娶嫁轎內繫銅鑼一面,以便催促速為上轎(俗以新婦延宕時刻上轎,可使福氣多留在女家),亦作為沿途敲鳴湊熱鬧。
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春聯妙對:
*某校門口有春聯云:
「上上下下,男男女女,老老少少,都添一歲;家家戶戶,說說笑笑,歡歡喜喜,各過新年。」

*又某理髮店春聯云:
「大事業從頭做起;好消息向耳中來。」
(按從前清掃耳垢的工具名叫《消息》)

另外一聯,看起來有些誇張,但?是實話;聯云:
「四季發財,全憑吾手;一年生計,專靠人頭。」




萌萌細毛憶當年 又回到青春的甜蜜! 新莊接睫毛植睫毛上新妝說妳美美 妝點美麗 美麗又到位~小姐想要變的很萌很有精神,不得不佩服! 妝點美麗接睫毛的技術~讚歎
★放大雙眼,讓眼睛更迷人深邃,真實感~我愛!
● 預約洽詢 0915-551807 LineID:pollynineteen
▲說妳美美植睫毛接睫毛真實感睫然不同粉絲團
愛的鼓勵,讚一下咩! 喜歡的水水們~請幫忙分享喲^^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eyelash530
痞客邦: http://pollynineteen2.pixnet.net/blog